二師三〇團殘聯開辦職業技能培訓班,為殘疾人傳授手工編織技能(資料圖片)。楊萍 攝
近年來,十四師二二四團通過強化技能培訓,讓殘疾人掌握一技之長,幸福就業,增收致富。圖為教師(左)在指導學員學習編織技術(資料圖片)。 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洋 攝
石河子華星塑料有限責任公司的員工在生產線上操作(資料圖片)。這家公司在安置殘疾人就業時,根據每個員工的特點,將他們安排到合適的工作崗位,提升了殘疾人的歸屬感、幸福感。 王德江 攝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實現穩定就業是廣大殘疾人的迫切愿望。為進一步提高兵團殘疾人職業技能水平,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日前,兵團殘聯、教育局、財政局、人社局、文體廣旅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兵團“十四五”殘疾人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從政策發力為殘疾人就業松綁,從機制著眼為殘疾人就業加持,從能力塑造為殘疾人就業賦能,切實把殘疾人就業服務保障網織得更密、更實、更強,真正讓殘疾人體會到社會的“無障有愛”,更加自信自強地逐夢精彩人生。
《實施方案》針對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出臺了哪些舉措和扶持政策?近日,兵團殘疾人聯合會教育就業部一級調研員劉衛東對此進行了闡釋和解讀。
問:隨著兵團邁入高質量發展時代,殘疾人的職業技能水平與殘疾人就業需求差異化問題更加凸顯?!秾嵤┓桨浮反_定的殘疾人職業技能提升的目標和任務是什么?
答:職業技能提升的目的是為了殘疾人更好地參與就業。2022年,兵團各級殘聯走訪登記失業殘疾人家庭1490戶,組織殘疾人專場招聘會30場次,為2353名殘疾人提供技能培訓服務,持證就業年齡段殘疾人新增就業1441人。
《實施方案》提出,適應殘疾人實現就業和穩定就業的需要,兵團將建立供給充足、載體多元、形式多樣、管理規范的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體系。以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創新培訓為主要形式,到2025年年末,全兵團城鄉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達8000人次以上,使進入人力資源市場、從事企業技能崗位、具備一定創業條件或已創業的殘疾人至少獲得1次職業技能培訓的機會。
問:開展殘疾人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可以讓殘疾人更好地適應崗位需求,實現快速就業、穩定就業。兵團將從哪些方面加強針對性的培訓?
答:目前,兵團有殘疾人13.6萬人?!秾嵤┓桨浮芬跃蜆I年齡段有勞動能力但未就業殘疾人為重點,以就業技能培訓為主,根據不同類別殘疾人特點和需求,有針對性地組織類別化、多層次職業技能培訓。主要從五個方面發力:一是大力開展就業技能培訓;二是全面加強崗位技能提升培訓;三是著力推進創業創新培訓;四是精心組織高技能人才培訓;五是積極開展用人單位和就業服務人員培訓。
問:當前,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快速發展,殘疾人創業創新培訓是否涉及這些領域?
答:近年來,兵團各師市以促進殘疾人新業態為目標,采用“理論+實操”模式,組織殘疾人學員系統學習新媒體以及電商法規、電商運營基礎、短視頻剪輯等知識和技術,開拓了殘疾人就業、創業新天地。
下一步,創業創新培訓項目將選擇結合各師市產業優勢,內容涵蓋創業意識教育、創新素質培養、創業項目指導、開業指導、經營管理、稅費政策、營銷技能、無障礙法規等多個方面。同時,結合殘疾人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組織數字技能、新媒體營銷技能、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新模式技能培訓。
問:如何促進高校殘疾人畢業生等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答:2022年,兵團各級殘聯積極開展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針對77名應屆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建立完善了“一人一策”就業服務檔案,開展精準服務。
下一步,兵團將以在校殘疾學生、創業成功殘疾人、非遺傳承人、各級職業技能競賽中獲獎技術能手、具備專利專長的殘疾人人才等為主要對象,開展中高技能人才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等培訓,進一步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創新創造能力,努力建設和打造一支高素質殘疾人技術技能人才隊伍。完善激勵機制,發揮殘疾人中高技能領軍人才在帶徒傳技、技能推動方面的作用。
問:開展殘疾人職業培訓都能享受哪些優惠扶持政策?
答:各師市將針對殘疾人群體實際,部分類別殘疾人需要輔助教學人員等情況,合理對殘疾人職業培訓給予補貼,可在兵團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發布的普遍性培訓補貼標準基礎上最高上浮30%,培訓補貼從本級殘保金中列支。
支持殘疾人結合自身實際需求,自主選擇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殘疾人在戶籍地、常住地、求職地參加培訓取得證書,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
殘疾人參加國內國際以及省級職業技能競賽等實訓,可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
問:如何進一步擴大殘疾人職業培訓供給,促進殘疾人培訓就業提質增效?
答:《實施方案》明確了完善殘疾人職業培訓扶持政策、擴大殘疾人職業培訓供給、整合殘疾人線上培訓資源等一系列推進殘疾人職業培訓的政策措施。
在擴大殘疾人職業培訓供給方面,將依托公共實訓基地、普通高校、職業院校、特殊教育學校、職業培訓機構、行業企業和社會組織等,結合地域特點和殘疾人需求,通過殘健融合的方式,加強各級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的培育和建設,不斷扶持基本公共服務培訓機制的建立和完善。
到2025年末,各師市要以職業院校、特殊教育學校和就業孵化基地為依托,強化技術技能培訓,支持盲人按摩、非遺傳承等類別化培訓基地建設。
問:如何加強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師資隊伍建設,健全完善培訓體系,引導殘疾人強技強能、自信自強、就業創業?
答:針對殘疾人身心特點以及盲文、手語等特殊需求,加強殘疾人職業培訓師資隊伍建設。建立殘健融合的職業培訓基地教師、企業和個體從業者中的高技能人才、兵團級(含)以上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優勝者、勞動模范、崗位能手、致富帶頭人、自強模范、鄉村振興自強人才以及符合條件的技能勞動者組成的專兼職并存的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師資隊伍。
問:《實施方案》中還有哪些亮點舉措?
答:推進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模式創新,探索“互聯網+職業培訓”模式。同時,根據市場需求和適應新業態發展,積極培育殘疾人培訓項目品牌,每2年推出1個優質專項職業技能培訓項目。在網絡零售、云客服、直播帶貨、物流快遞、小店經濟等項目和非遺、文創及保?。ㄡt療)按摩等特色項目上加大培訓力度。
問:五部門將如何協調聯動、積極推進,確?!秾嵤┓桨浮仿涞匾娦??
答:通過建立在各級黨政統一領導下,各級殘聯組織統籌協調,人社、財政、教育、文化和旅游等部門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各級殘聯及所屬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實現“職業能力評估—職業技能培訓—就業崗位(創業項目)推薦—就業跟蹤服務”等全過程就業服務。同時,加強殘疾人就業創業指導服務,按規定落實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稅費減免等扶持政策,并加大與用人單位的協調推介力度,促進殘疾人穩定就業,讓他們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走向更好的未來。